“园区行”走进中关村软件园暨新质产力专题交流活动
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优化园区等科技载体的创新生态,推动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抓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探讨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科创团队等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定位与抓手,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携手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兴创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联盟共同举办“园区行”走进中关村软件园活动,联合科技园区、企业、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等优势单位和专家共同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交流研讨。
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副秘书长赵秋运、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莉、中关村兴创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联盟副秘书长盖帅、北京中研硕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浩、北京国科互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任智智等嘉宾。会议由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秘书长石会昌主持。
与会人员参加了中关村软件园展厅和产业孵化加速器并了解各中关村的发展历程。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事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专业园区。园区集聚了联想、百度、腾讯、新浪、亚信科技、科大讯飞、软通动力、华胜天成、广联达等知名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2022年园区企业总产值达4759亿元,每平方公里产值达1830亿元。在新型IT服务、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方面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
随后,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莉代表主办方进行致辞,她首先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共同交流与探讨科技企业、科技园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话题。她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便成为中国经济的热词。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被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在座谈环节,北京中研硕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浩首先与大家分享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报告。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介绍并解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时代背景、发展路径。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人才、新要素、新基建等途径,可因地制宜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挖掘区域特色。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副秘书长赵秋运发表题为《中国式工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工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是由何决定。依据新结构经济学“多层结构”理论来论证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京国科互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任智智作题为《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报告。报告指出,从创新能力、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国际竞争力、综合质效等方面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民生银行航天中心支行何念祖对《专精特新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创新金融服务方案。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执行秘书长石会昌代表编制组从其背景、主要内容、编制的意义和主要方向对该标准进行了介绍,该标准旨在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现场专家评审,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团体标准编写正式启动。
在交流环节,各企业代表纷纷畅所欲言,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共同研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中关村兴创高精尖产业空间供需服务联盟副秘书长盖帅、中关村软件园张媛媛部长分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各行业企业代表、园区代表、科技创新企业代表、研究机构代表等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